网站首页/ “医护携手,共筑脊梁——记一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的康复之路”
“医护携手,共筑脊梁——记一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的康复之路”
浏览次数:11      发布时间: 2025-05-06 09:48:22

“医护携手,共筑脊梁——记一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的康复之路”

(通讯员 邓江帆)在骨科病房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饱受疼痛和行动不便的困扰。然而,一台成功的髓核摘除手术仅仅是康复的开始,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同样至关重要。近日,我院骨科医护团队紧密协作,成功帮助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现快速康复,展现了“医技精湛、护理暖心”的团队精神。 
第一部分:病情回顾与手术关键
患者郭先生(化名),58岁,于10+年前劳累后出现腰腿痛,以左侧明显,休息后可好转,劳累后加重。3+月前患者于腰部用力后出现明显左侧腰腿痛并由臀部向大腿后侧至足外侧放射,伴明显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感,明显间歇性跛行,遂入我院住院要求手术治疗。骨科主任朱三友带领医生团队经过详细评估,决定在全麻下为患者行L5/S1左侧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为患者解除神经压迫。术后护士长方亚东带领科室护士制定了详细的护理方案。患者术后第三天已经能生活自理,下床走路。此手术疗效确切,90%以上患者术后腰腿疼痛明显减轻,多数人能恢复正常生活。


第二部分:医护协作,共促康复
1.术后早期(0-3天):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
2.医生团队:每日查房,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3.护理团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进行轴线翻身、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4.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结合药物和物理疗法,确保患者舒适度过急性期。 
2. 术后中期(4-14天):循序渐进,恢复功能。
1.康复医生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从直腿抬高训练到腰背肌等长收缩,逐步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2.责任护士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坐起→站立→步行的阶梯式训练,确保安全过渡。 
3.心理支持:护士发现患者因担心复发而焦虑,及时与医生沟通,联合心理科进行疏导,增强康复信心。 
4. 术后远期(2周后):回归生活,预防复发。
医护联合宣教:指导正确坐姿、搬物姿势,避免久坐和弯腰负重。 
5.随访管理: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复查,确保长期康复效果。 

第三部分:患者康复,真情反馈。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郭先生术后第1天即可在床上自主活动,第3天下地行走,2周后疼痛完全消失,1个月后顺利回归工作岗位。 
患者感言:
“手术很成功,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医生和护士的全程陪伴。医生每天查房都会仔细检查我的恢复情况,护士一遍遍教我如何正确活动,他们的专业和耐心让我真正重获健康!” 
医护同心,守护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离不开医生精准的手术治疗和科学的术后护理。我院骨科医护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紧密协作,帮助每一位患者挺直脊梁,重获高质量生活!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Copyright 2009 www.gdxrm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桂东县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8490号-1 技术支持:岳阳万网